近日,CCTV2央視財經頻道《生財有道》欄目走進深圳水貝推出專題《“黃金珠寶第一村”的能人們》,深度解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路徑。報道了金雅福集團以3D打印技術實現突破性創新,將新科技、新工藝與黃金珠寶產業的融合,提高了黃金精美度和生產效率。同時金雅福運用榫卯技藝顛覆傳統金條形態,實現黃金立體效果,打造出《生肖祥瑞金條》《德龍品鳳》,展現金雅福的智造效率和工藝美學。
以下為報道原文:
時間就是金錢,效率就是生命,這是深圳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城市,一直所奉行的信念,而在黃金珠寶領域,日益增長的商業市場需求,也促進了新科技,新工藝與黃金加工行業的融合。
金雅福首飾渠道管理部總監何帥接受采訪介紹道,現在看到的就是金雅福3D打印技術,在我們黃金生產企業所做的一個應用。我們現在能看到它其實有兩個顏色的蠟,一個是紫的,還有白色的。
因為這個部件它比較精細,在生產環節中,我們需要有一定的支撐物,把它整個架構給支撐起來,白顏色的蠟就主要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,我們最后所需要的是這個紫顏色的蠟。這兩種顏色蠟,它的熔點不一樣,因此在不同的溫度下進行加熱以后,可以把白色的部分先給揮發掉,最后得到的就是像我身后的這種一個個的紫色部件。
一方面除了更精致以外,其實對于商用企業來說,主要是生產效率提升、生產成本的壓縮,應用了3D打印技術以后,設計師所設計的一些創意靈感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變成實際的模型,通過這個模型來檢測設計邏輯是否符合標準和要求。
何帥總告訴記者,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迭代,蠟模的精細程度也在持續提高。而做好的蠟模,還要借助一種傳統的手工技藝,才能轉變成黃金構件。
這個是六個一組的一個掛件,是通過用人工用這種類似于像種樹的方式,把它一個一個焊在這個上面,就得到一個非常立體的柱狀,將這個放在石膏模具里面,它就會占有這個石膏的體積,經過高溫加熱整個部件全部就會氣化揮發掉,在得到空腔以后再往里面澆黃金燒熔以后變成的金水,澆進去以后冷卻就變成了黃金的半成品,再根據我們的生產需要進行打磨、拋光、組裝,最后就得到了我們所需要的一個黃金成品。
現代技術與傳統濕蠟法相結合,大大提高了黃金構件的精美度和生產效率。金雅福以提供給銀行客戶的投資金條類產品為主營業務之一,近些年很多人印象中以平面裝飾為主的金條,也有了更多藝術化的設計元素。
何帥總介紹道,這個其實值得(強調)的是,我們這個產品(生肖祥瑞金蛇)所用的榫卯結構,過往我們可能見到更多的金條通過油壓或者打磨的工藝一次性成型。這個最大的區別,就是我們會把它做得更加地立體,為了實現立體效果,將中間的一些元素圖案以分結構件的形式單獨做出來,最后以凸起為榫,以對應的小洞為卯,這種牢固的榫卯工藝組裝在一起。
像上面這個靈芝紋、海水紋及生肖這個本身的一個造型,都單獨的一個部件。從生產效率上來說,能夠極大地壓縮生產時間,從客戶提出這個需求,到最后拿到這個實物,用非常短的時間呈現在客戶的面前。